欢迎访问杭州师范大学文艺批评研究院!

杭州师范大学文艺批评研究院承办“两岸青年文学汇”对话讨论会

来源 : 文艺批评研究院     作者 : 刘杨     时间 : 2021-11-30

2018年7月9日,由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办、杭师大文艺批评研究院承办“桥——两岸青年文学汇”对话讨论会在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举办此次会议是“首届海峡两岸青年发展论坛”的系列活动之一,浙江省作协、杭州师范大学文艺批评研究院高度重视。会议以圆桌讨论的形式分为两个会场同时举行主题分别为“新媒体时代文学的社会认同”和“网络文学与现实题材创作”。

“新媒体时代文学的社会认同”对话专场,由浙江省网络作协秘书长叶凯主持,杭州师范大学洪治纲教授担任点评嘉宾。两岸知名作家蒋胜男、董成瑜、汪海英、林毓瑜、倪采青、蒋离子、天地无限、王巧琳、卓伦、何堪、明星煌、蒋话、浙江省作协成员和杭州师范大学研究生代表共50人出席。主持人和嘉宾围绕主题“新媒体时代文学的社会认同”,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与见解。《芈月传》作者蒋胜男指出,“不论是什么类型的小说都有一种共通性,就是都能体现并满足现实中人的一种需求”。现实事件如新闻等可以通过文学进行重新包装,进而引起社会关注,这也是新媒体时代文学的功用之一。关于新媒体时代文学创作的转变,他们还举例提到,从霸道总裁爱上我到女强男弱文学的创作,其实是一种浪漫主义色彩到现实主义色彩的过渡。网络文学目前更需要的是写普通人的平凡生活,使之成为一种记录生活、记录小人物喜怒哀乐的一种方式,即网络文学应该现实化。他们从各方面侃侃而谈,语言亦庄亦谐,生动有趣,幽默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赢得了阵阵掌声。

“网络文学与现实题材创作”对话专场,由杭州师范大学科研院副院长、网络文学研究专家单小溪教授主持。两岸知名作家牛凳、纳兰采桑、疯丢子、孙若萍、莲青漪、Mia、少封、Dr. A-bau、令狐小样、青山晓、夜半微风之老鬼、浙江省作协成员和杭州师范大学研究生代表等40人余出席。主持人和嘉宾围绕主题“网络文学与现实题材创作”,侃侃而谈。纳兰采桑指出,小说的本质是反映问题,网络文学同样可以通过现实题材的创作来做到这一点;疯丢子以自身作品《百年家书》为例,畅谈了关于“现实题材还是可以往未来想”的观点。少封则指出了当下网络文学的发展弊端:资本促进了网络文学的发展,也约束了网络文学的文学性,造成网络文学两极分化严重;同时,部分优秀作家由于网络文学作品基量大、缺少编辑人脉而不能发光发热。

主题发言结束后,作家们还与在场的师生及文学爱好者进行了热烈的互动,讨论了关于网络文学阅读创作的问题,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浙江的文学爱好者从事网络文学创作,壮大浙江网络文学的作家队伍,提升创作质量,使杭州成为更具影响力的网络文学之都

这次会议是杭州师范大学文艺批评研究院作为省哲社基地服务浙江文化工作而承接的重要活动,搭建了两岸青年作家间沟通与对话的桥梁,厚植两岸青年的同胞情谊、兄弟情怀,促进了两岸青年作家加深对彼此文学发展,特别是网络文学阅读与创作的认识和了解。

(杭州师范大学文艺批评研究院供稿)

附:会场照片

图片1

                    新媒体时代文学的社会认同现场)        

图片2

                     (网络文学与现实题材创作现场)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塘路2318号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 邮编:311121 电话:0571-28861069 邮箱:wyppyjy@hznu.edu.cn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文艺批评研究院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技术支持: 亿校云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塘路2318号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
邮编:311121
电话:0571-28865012 邮箱:wyppyjy@hznu.edu.cn
Copyright @ 2021 杭州师范大学文艺批评研究院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技术支持:亿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