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杭州师范大学文艺批评研究院!

杭州师范大学“文艺批评研究院”承办第三届“性别:文化、政治和美学”高端论坛

来源 : 文艺批评研究院     作者 : 刘杨     时间 : 2022-01-16

    2019年412日至14日,由中国女性文学委员会主办杭州师范大学文艺批评研究院办的第三届“性别:文化、政治和美学”高端论坛在我校仓前校区成功召开。来自南开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现代文学馆、《妇女研究论丛》等国内高校、研究机构与学术期刊的专家学者及研究生共四十余人,围绕“性别政治:百年现代文学再阐释”的主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

图片1

    13日上午,我校王侃教授主持论坛开幕式。文艺批评研究院主任洪治纲与中国女性文学委员会主任委员乔以钢致欢迎辞。

图片2

在本次论坛上,不同学者于不同的历史资源中收获灵感,向“性别写作”的概念及运用做出重新阐发。南开大学乔以钢以《中国女性文学大系》的编纂为例,将先秦至清历朝女作者的创作纳入视野,承认“女性文学”概念具有历史性、流动性与开放性。这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对“女性文学”的固化理解,赋予了学科更多的功能与活力。

图片3

在研讨中,不少学者围绕从文学、文化传统和历史梳理的角度讨论女性文学。北京语言大学的李玲提出性别批评除了要清算现代中国文化中的性别压迫思想,同时需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合理的养分。她采用《周易》中的性别文学资源,认为当代中国文化要建立平等的男女关系,就需要扬弃《周易》所奠定的阴阳尊卑有别的基本思维,为与会众人带来了别样启发。来自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刘慧英以20世纪初的何震和《天义报》为例,试图还原“女子复权会”的历史面貌,如此为现代文学史加上一笔女性注脚。如何让女性主义批评理论更好地进入百年现代文学的谱系?来自中山大学的郭冰茹针对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在中国化进程中的局限与本次论坛带来的思考,指出女性主义理论需要更多本土的路径与更为多元的声音。浙江大学骆寒超认为研究女性文学可以走多条渠道。他强调女性诗人往往拥有较强的艺术直觉,并在百年新诗史中找出了诸多例证。

不少学者选择重读文学史中的具体文本,以期获得性别维度上的新义,并为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开辟更多路径与可能。厦门大学林丹娅以肖黎民的《第二次迁徙》为例,于性别写作的维度赋予文本以经典的内涵。上海师范大学的董丽敏以《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为中心,讲述了社会转型中的日常生活伦理变革。厦门大学王宇通过《黑骏马》、《白狗秋千架》、《小黄米的故事》的互文性,讨论“知识分子与农民/乡村”这一重要文学命题中暗含的性别之义。来自广西民族大学的黄晓娟重读“莎菲”与“翠翠”两个文学史经典形象,对比出女性觉醒的两种姿态。来自济南大学的刘传霞通过韦君宜的作品,讨论现代社会中“娜拉”与“海尔茂”的博弈。来自中国海洋大学的马春花通过梳理80年代改革文学中“男子汉”形象的历史流变,反思了当代中国的性别建构问题。来自河南艺术职业学院的刘琳在“生育”凝视中解读盛可以《息壤》中的女性生死场与身体诉求

最后,王侃教授对论坛做了主题发言与学术小结。他联系现代文学史中的“铁屋子”意象,指出女性在百年现代文学中的双重痛苦。通过对冯沅君的《隔绝》和《隔绝之后》、张爱玲的《五四遗事》及池莉的《凝眸》等文本的串读,可以构成一条线索,帮助我们不断回到百年现代文学,去思考女性意识的启蒙与性别解放这些历久弥新的问题。第三届“性别:文化、政治和美学”高端论坛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完成。

图片4


(杭州师范大学文艺批评研究院供稿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塘路2318号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 邮编:311121 电话:0571-28861069 邮箱:wyppyjy@hznu.edu.cn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文艺批评研究院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技术支持: 亿校云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塘路2318号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
邮编:311121
电话:0571-28865012 邮箱:wyppyjy@hznu.edu.cn
Copyright @ 2021 杭州师范大学文艺批评研究院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技术支持:亿校云